第15章(1 / 2)

☆、义女二

靠窗的位置,都是族里一些没有婚配的少年才俊,其中以贾宝玉为首。

贾宝玉来南安王府时,心里就不是太痛快,只因那公主出身皇家,便要将这青年才俊如街上卖白菜一般,打扮好了供她挑选。临行时,还与心尖尖上的林妹妹吵了一场,想起她眼圈红红,欲涕未啼的可怜模样,少不得回府要好生的陪一番不是。

荣宁二府,数贾宝玉的相貌最为好看,府上自然对他寄予厚望,唯独贾母,不是特别的热衷。

前一夜,贾母拉着贾宝玉的手,语重心长道:「世人只看到尚公主的荣耀,这内里的苦,哪里顾得到?」

絮絮叨叨说了半日,终於点明了中心思想:只求你一声平安顺遂。

王夫人倒是没有特意来表白一通,临行前,她面上踌躇,似有千言万语,到最后仍是什么都没说,眼含热泪,瞧了贾宝玉一眼,便钻进了轿子。

贾宝玉有了贾母这个靠山,再想想家里弱不经风的林妹妹,更是不想去出风头,招惹什么公主,只是在座位上饮着闷酒,瞧着周围个个衣着光鲜,脸上带着几分期盼神色的人群。

贾琏知道今日的主角不是他,家里还有一个美娇妻在侧,自然也没什么心思去出风头,搏一个「驸马」的头衔回去给娇妻添堵。

贾琏本与贾赦他们几个已婚的人坐在一桌,也不知怎的,贾赦一会儿打发贾琏去宝玉那桌问个消息,一会儿又说宝玉那桌的某个菜色好吃,让贾琏端了过来。

贾珍也是如此,打发着儿子贾蓉来回往宝玉那桌跑。

贾琏与贾蓉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之色。

君悦阁里是秦远与卫若兰作陪。

秦远父母双亡,自幼养在老南安王膝下,虽为王府统领,但南安王以义子之情待他,南安王战死之后,更是成为了水汷的左膀右臂,弱冠年龄,便已官至五品,前途不可限量。

秦远虽未说亲,但并不与宝玉他们坐在一起,留在贾赦席上作陪。

贾赦贾政知他身份,也不拿大,唯有贾珍,见秦远提着杯子过来,便一把揽过他的肩,推杯换盏,显得十分的热络。

卫若兰的母亲是南安王的胞妹,他原本也是要与水汷水晏一起,在后院接公主銮驾的,但他母亲年轻时,与淳安公主的母亲王美人不太对付,虽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卫若兰的母亲提及王美人时,仍是咬牙切齿,南安太妃无法,只得把他安排到了前厅,与素来交好的贾府众人在一起。

卫若兰见贾琏与贾蓉被父亲支使的团团转,便索性拉了二人,让丫鬟们在席上添副筷子,也省的二人来回跑腿。

贾琏贾蓉无法,只得坐下。

南安太妃彼时还在犹豫,见儿子坚持,再加上又是自家女儿闯的祸,不能平白让清白的姑娘们担了不是,於是便让小丫鬟召了几人过来。

南安太妃在松涛楼里见了宝钗三人。

一个神态天真,娇憨可爱,一个顾盼神飞,见之忘俗,最后一个眉目如画,隐有出世之态。

南安太妃暗暗点头,水雯与这三人投缘,倒也不足为怪。

南安太妃拉了三人的手,微笑道:「到底是诗礼簪缨之族出来的小姐,比整日里只知道淘气的雯丫头强上百倍。我有意收你们为义女,日后往来府上也方便一些,给雯丫头做个伴,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湘云探春又惊又喜,宝钗仍是荣宠不惊,一脸风轻云淡模样。

南安太妃正欲让小丫鬟去寻三人的长辈,袁氏打着帘子进来了。

袁氏刚与水晏商议完毕,面上堆着笑,道:「太妃只怕没那么好的福气,一下子收三个义女。」

南安太妃疑惑道:「这是为何?」

袁氏指着宝钗,道:「太妃忘了,薛家姑娘原本是要进京参秀待选的。」

随后附耳在南安太妃低声说上几句,南安太妃脸色转了几转,道:「原来这样,到底是我没福气了。」

南安太妃请了夫人们商议认义女之事,水雯不好在场,便去了隔壁屋子寻两位兄长。

水雯捡了一块桌上糕点,嘟囔道:「母亲好像不是太喜欢宝姐姐。」

水汷正在往嘴里送茶的手停在了空中,疑惑道:「此话怎讲?」

水雯不满道:「母亲只认了湘云和探春做义女。」

水晏手里捧着一本书,头也不抬,道:「太妃这样做就对了。」

水雯走上前,啪的一声把水晏手里的书合上,一双眸子亮晶晶的,问道:「二哥为何这样说?」

水晏抬起头,揉揉眉心,对面前这个骄纵的小郡主着实没脾气,只好解释道:「她以后是要进宫的,母亲认了她为义女,对她前程不好。」

水雯撇撇嘴,显然是不认可这个说法,仍缠着水晏,晃着他的两条胳膊,让他讲明白。

水晏被水雯晃得头晕,余光瞟到了得知母亲没认宝钗为义女,而安然喝茶的水汷,心思一动,指着水汷,道:「王爷最懂太妃心思,你若不信,只管去问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