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 / 2)

☆、七十九章

左立答应了宝钗所求之事后,宝钗依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比之前更为忙碌。

宝钗知道,让左立帮忙做的事,不过是声东击西,真正起作用的,并不在於左立,而在,北静太妃身上。

北静太妃的折子递上去之后,便惊起了千层浪。

兄死而无后者,弟弟继承爵位,老祖宗传来下的规矩。

宝钗握紧了手中的帕子。

解铃还须系铃人,哪怕这个系铃人,表面与南安王府交好,暗地里交恶,宝钗也要去找她。

临行之前,宝钗去了一趟三公主所在的公主观。

多日不见,三公主褪去那身繁华的宫装,换上了广袖儒衫,云鬓高梳,恍若天宫仙娥。

她上前牵了宝钗的手,屏退左右,一句话在肚里徘徊了许久,终於说出了口:「你,还好吗?」

宝钗含笑道:「好,太妃与郡主都是知礼的人...」

三公主握着她的手,眉间轻蹙,道:「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些。」

宝钗低下了头,插在发间的步摇流苏轻轻作响。

「我是天家的人,这内里的苦,我比旁人更清楚,你如今的处境...」

三公主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她看到宝钗轻轻咬着唇,那是她以前从未见到过的,宝钗软弱无措的一面。

在永昌公主的记忆里,宝钗有着不符合年龄的睿智,看破不点破,永远用她特有的贴心去周全照顾身边的人。

然而今日的宝钗,她的目光不再是温柔中带着坚定的,她的眼里有着薄薄的一层雾气,带着三分躲闪和慌乱。

「我不该来找你的。」

宝钗垂下了眼睑,她的声音轻轻颤着,满是自责:「你好不容易才跳出泥泽,我不该再把你牵扯进来。」

「你这是什么话?」

永昌公主又气又笑,心酸之余,握紧宝钗的手,道:「你这番话,把我们以往的情谊放在了哪?」

「我能逃出生天,全靠你与兄长相助,如今你们有难,我怎能坐视不管?纵然你不来找我,我也会派人寻你的。」

永昌公主起身,把早早便写好的一封书信交给宝钗,道:「你把这信交给...」

原本是少女怀春的梦,彼时却如同伤口处新结的疤。

宝钗感觉到她握着信的手微微一抖,永昌公主的声音也随之低了下去:「...交给贾琏,他...他看了之后,会给你一个东西,你拿着那东西,去找北静太妃。」

「北静太妃见了,便不敢不去帮你。」

宝钗回到薛府,薛母眼圈红红,强忍着泪,道江城离京城千里之遥,消息难免不准确,指不定现在军队已经寻到了王爷,嘱咐她千万不要太过悲伤,好好保养身子。

薛蟠见了她,先让人抬上来了几个大箱子,打开一看,一箱衣服,一箱首饰,还有一箱,是薛蟠在做生意时搜寻过来的稀奇古怪东西。

薛蟠挠了挠头,道:「好妹妹,你知道哥哥嘴巴笨,不会说话,王府出了这么大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哄你开心。」

薛蟠拿起一件衣裳,就往宝钗身上比划,又从箱子里随手拈了支凤钗,插在宝钗发间,道:「不要你不要怕,哥哥养你一辈子,哪怕圣上削了爵位,哥哥也保你以后衣食无忧。」

宝钗抿唇一笑,一扫连日不快,看看衣服,又看看首饰,道「谢谢哥哥。」

母亲与兄长,是她的软肋,也是她的盔甲。

抆去眼角的泪,宝钗知道,外面的风雨再大,她也无所畏惧。

宝钗来到荣国府,贾母见了,先搂着她痛哭了一场,王夫人也跟着掉起了眼泪,恐她看了伤心,又连忙抆去泪水,好生安抚了她一番。

王熙凤彼时有着身孕,自然是不好见她的,派了平儿过来,温声细语劝了一番。

薛母毕竟是担着超一品夫人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知宝钗此时过来必有要事,与众人说了一会儿话,便把人打发了出去,只留宝钗一人,问道:「王妃可是遇到什么为难之事?」

「老祖宗还是这般聪明。」

宝钗故作为难道:「昨日我去瞧了三公主,公主...」

宝钗低下了头,不好意思道:「公主托我向琏二哥问个好。」

「我也知道,凤姐如今正怀着哥儿,若让她知道了,不免又是一场闹,老祖宗若是为难,那就罢了,下次我见了公主,搪塞两句也就是了。」

贾母何等聪明,宝钗话音刚落,她便起了疑心,联想近日南安王惨败,太上皇有意削藩之事,一阵心惊胆颤。

思索半日,贾母还是选择帮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