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宝钗脸上挤出一丝苦笑,道:「不小心摔到了,多谢太妃挂心。」
北静太妃似笑非笑,目光在宝钗脸上打转,好在并未在宝钗脸上停留太久,便收回了目光,像是惋惜,又像是感慨,道:「可怜王妃了。」
「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话刚说完,便轻轻咳了几声,伺候她的小丫鬟连忙捧上了刚熬好的汤药,一勺一勺为她喝下。
见此,宝钗不禁询问道:「敢问太妃是患了何病?现在吃的是什么药?」
喝完药,北静太妃歪在贵妃榻上,小丫鬟拿了美人锤,轻轻给她锤着腿。
北静太妃微眯着眼,道:「让王妃看笑话了,不过是年轻时留下的老毛病了,不值什么事。」
「倒是王妃,可想好了如何酬谢我?」
「这么说,太妃是愿意帮我了?」
宝钗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喜色,虽然开心,但也不敢表现太过,握着帕子的手松了又紧,她的坐姿依旧是端庄的让人挑不出一点错的。
北静太妃见了,心中称赞却是是个好苗子,可惜偏偏遇到了她,偏偏又嫁入了水汷,说不得也只能做这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了。
或许出於怜悯,又或者是对宝钗的心心相惜,北静太妃的目光柔和了三分,道:「我与南安王府并无太多交情,你却寻了我来,说到底,也是被逼的没了法子罢了,既然这样,我也乐得结一个善缘。」
「只是——」
北静太妃把玩着玉色护甲,刚染好的指甲,配着玉色的护甲,倒将那双保养的极好的手衬得越发白皙窍长。
宝钗知道这是北静太妃有意在试探自己,想看看自己手中的筹码,值不值得她花费心思去做这件并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宝钗略微思索,斟酌道:「昭王与太妃入京时,曾带了五千府兵,此事太妃应当知道吧?」
北静太妃含笑点头,示意宝钗继续往下说。
「那些府兵,与其说他们忠於王府,倒不如说他们只忠於王爷。昭王能把他们带到京城,但却指挥不动他们。」
宝钗道:「王爷怜我一个妇道人家,在京都不易,便将那五千府兵的指挥权,给了我。」
北静太妃眼中精光一闪,宝钗便知自己的这段话说到了她的心坎上。
大网已经张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背后的黄雀,殊不知,冥冥之中,早已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
「北静王龙章凤姿,非池中之物,他日...」
宝钗笑笑道:「愿助太妃一臂之力。」
宝钗从北静王府出来的时候,已是傍晚,北静太妃有意留她在府上吃饭,宝钗以南安太妃身子不爽的理由推了。
回到王府,宝钗先去南安太妃处,南安太妃见了她,便气打不一处来,狠狠摔了几个杯子。
宝钗上前,一边弯腰收拾杯子,一边道:「母亲,您有没有想过,此次王爷战败,对於我们王府,是一个怎样的打击?」
「这几日,屡有江城的消息传过来,我怕您经受不住刺激,没敢让人告诉您。」
南安太妃一边流泪,一边道:「我还有什么受住受不住的?」
宝钗上前,丫鬟奉上一套新的茶具,她倒上茶,捧给南安太妃,见南安太妃并不接,便放在离南安太妃一旁的桌子上,道:「外面皆传,王爷并没有死,只不过是战败被俘罢了。」
南安太妃听了,猛地站起来,因起的太急,又险些栽倒,一旁的丫鬟连忙上前去扶她,宝钗也上前搀着她。
南安太妃紧紧地抓着宝钗的手,像溺水之人抓到了一块浮木一般,她浑身都在抖,说话也没个顺序,语无伦次道:「汷儿...没死?我的儿...他现在在哪?」
南安太妃抓着宝钗的手很用力,宝钗却没有抽回手,她忍着痛,道:「母亲,您先别激动。」
说着扶着南安太妃坐下,端起刚才的茶,喂她喝下,道:「这未必是个好消息。」
南安太妃的脸比刚才更红,道:「这怎么不是好消息?!」
宝钗道:「蛮夷若真是擒到了王爷,或要求割地,或要求赔款,再或者要求和亲——」
南安太妃还沉浸在儿子未死的兴奋中,道:「不拘什么,只要能换回我的汷儿,一切都是值得的!」
南安太妃不过一个深闺妇人,她被丈夫,被儿子保护的很好,她不懂任何国家大势,不懂朝堂斗争,甚至於管理一个王府,还需要旁人的协助。
这种女人,在和平年代,无疑是幸福。
但到了时局动荡的时候,她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宝钗知道不能以看北静太妃的眼光去看南安太妃,甚至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劝解她,只能剑走偏锋,另辟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