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肝的女子!
皇帝心底越想越气,深呼吸一口,问徐恩,「蒲那、从音在漪兰殿么?」
「正是。」徐恩道。
皇帝颔首,令备车,往漪兰殿。
****
蒲那和从音今日由徽妍送回来,原本十分高兴,以为她会留下。可是不料,等了许久,内侍却来告知,徽妍已经回去了。
二人十分扫兴,嘴一直鼓鼓的,晚膳也不肯好好用。
皇帝来到的时候,听宫人说起此事,再看向蒲那和从音,并未像平日那样露出威胁之色。
「怎又不用膳?」他将二人抱过来,「不好吃?」
蒲那和从音对视着,过了会,蒲那小声道,「舅父,徽妍回去了,是么?」
提到徽妍,皇帝神色有些不自在。
「嗯,回去了。」他道。
小童们不说话。
皇帝看着他们模样,道,「不是早说好了,待得入了冬,徽妍还会住回来,你二人不许闹。」
「可……可往年仲秋,徽妍都带我们看月光……」蒲那道。
皇帝嘴角撇了撇,少顷,忽而转向徐恩,道,「去传令,在庭中设席,朕今夜在漪兰殿赏乐。」
徐恩应下,正要去传令,皇帝却又将他叫住。
「去长乐宫,将六皇子也召来。」
徐恩一愣,忙再应下,告退而去。
皇帝看向蒲那和从音,微笑,摸摸他们的头,「徽妍在不在又何妨?今夜舅父带你二人去看月光。」
宫人摆置得很利落,没多久,庭中案席屏风俱设好,铜炉吐香,伴着夜风,甚是宜人。皇帝还让徐恩召来了乐师,奏乐助兴。
刘珣很快来到,而令皇帝诧异的是,杜焘居然也来了。
「臣方才在官署之中,恰闻得陛下此间有宴,怕陛下孤寂,特来相伴。」杜焘笑嘻嘻的。
皇帝看他一眼,无多表示。
蒲那和从音都很高兴,对着月亮又唱又跳,杜焘听着,都是中原童谣。
「王子居次不但会说汉文,还会唱汉歌,实多才多艺。」他奉承道,「未知何人所授?」
「徽妍!」从音笑眯眯地说。
「哦!」杜焘亦笑,将一串蒲桃递给她,从音接过,乐滋滋地又跟宫人唱歌去了。
再看向皇帝,他啧啧感叹,「王女史上通经史,下通童谣,果真万里挑一!」
皇帝也拿过一串蒲桃,吃着,不言语。
杜焘观察着他的神色,过了会,低声道,「臣闻,陛下与女史争执了?」
皇帝倏而抬眼,目光似刀子一样。
杜焘忙道:「这可不是谁人乱传,臣自己猜的!陛下今日宴上心不在焉,父亲回府之后一直念着,要臣来问问何事,臣便来了!」说着,讨好地堆起笑容,「臣四处打听,陛下今日也不曾有过特别之事,只是女史忽而入宫见了陛下,想来,陛下是为了她……」
皇帝没了脾气。
他这个舅父,论本事高低,下棋三分,征战六分,而扑风捉影则有九分。
见他不否认,杜焘立刻露出关切之色,「出了何事?」
「无事。」
「陛下……」
皇帝不理他,却看向刘珣,和气地问他近来如何,在宫学中学了些什么。
刘珣一一答来。
皇帝颔首,又问,「近来,还与鲤城侯学剑?」
刘珣犹豫一下,道,「正是。」
皇帝微笑,让内侍去将自己的佩剑取来,交给刘珣,「那日在渐台,朕看你亦是有了几分模样,想来如今更好,舞一舞如何?」
刘珣一向喜欢舞剑,闻言,欣然应下。
乐师奏起欢快的乐歌,刘珣和着拍子,走到庭中,当即舞了起来。他身形虽还单薄,却甚是矫健,如劲松迎风,赏心悦目。
皇帝坐在榻上看着,亦露出欣赏之色。
回头,却见杜焘两眼贼光地看着他。皇帝无法,只得将今日之事扼要地说了一遍。
杜焘听完,满面讶色,未几,一拍大腿,喜道,「不想女史还会经商挣得这么许多钱财?真奇女子!」
「低声!」皇帝面上几乎挂不住,急忙瞪他一眼。
「这不是甚好?陛下责难她做甚?」杜焘道。
皇帝不满:「你为何人说话?」
「臣谁也不为,此言并非出自私心,乃是公义。」杜焘振振有词,「陛下本也看不上那些只能唯唯诺诺毫无见识的女子,喜欢王女史,不正是因其性情通达,学识不凡么?她才能卓着,陛下该高兴才是,为难她做甚?」
「朕何曾为难她?」皇帝反驳,「若非她来为那李绩求情,此事朕都不打算让她知晓!」
「可她还是知晓了。」杜焘无奈,「陛下,王女史亦是人,有耳有眼。她知晓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来见陛下,可见如何?可见她怕陛下误会,心中放着陛下!而陛下所气着,不过是她为李绩求情罢了。」
皇帝听着,面上忽而红起来,瞪他,「一派胡言!区区一个胡商,算得甚!」
「胡不胡言,陛下心中清楚。」杜焘不以为然,继续道,「陛下从前也说过,要是用强,王女史早便是陛下宫中的人了。陛下苦等这么许久,是为何?」
他笑眯眯地将一杯酒放在皇帝手里,语重心长,「不就是为了她心甘情愿么。」
皇帝目光定了定,看着他,片刻,不屑地扭开头,没好气,「也不知你是我舅父还是她舅父!」。
上首的话语声隐隐传来,刘珣舞者剑,四肢舒展。
皇帝的剑甚好,寒光珵亮,却轻盈趁手。
刘珣将余光瞥瞥皇帝,未几,收回,专注於自己的一招一式。
不知为何,心中却是不稳,耳边反反复复,回响着鲤城侯对他说过的话。
「……殿下有君临天下之风,奈何只是个皇子。」
「……会稽王虽有野心,行事却无谋,在我看来,还不如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