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 96 章(2 / 2)

就这仨雁过拔毛的德行,有包子吃怎么可能不吃

赵妈妈默默把包子放回去。

“他们现在有点忙,以后再吃吧。”

赵奶奶瞬间了悟“又打起来了”

赵妈妈默默点头。

如果说以前是宋药和赵晓东的双人战,那么加入了石楠之后,就是三人混战。

反正除我之外,都是敌人。

小孩子喜欢打打闹闹的,两家人都没管。

要是这三个皮猴子突然有一天变乖了,那才奇怪。

赵奶奶笃定“看着吧,一会就嫌屋里小了。”

宋药和赵晓东以前还能只坚定屋里一个战场。

这不是加上石楠位置有点不够用了吗

当然,小孩坚决否定还有个原因是赵晓东又长了个子的原因。

果然就如宋奶奶所说,没一会儿三个小孩就窜了出来,追逐打闹。

刚送走客人安静下来的院子瞬间热闹了起来。

赵奶奶就笑着在厨房里包饺子。

包一个,看一看外面。

今年开始,他们家也热闹了啊。

瞧着跟其他人家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她笑着对儿媳妇说

“看看,这仨孩子玩的多好啊,我小时候跟东东他爷爷也是这么玩的。”

赵妈妈看着外面已经开始无差别混战,一个比一个下手狠,已经开始上嘴互相咬的仨小孩,心想

那您二位能结婚还真是个奇迹。

忙碌而又有红包收的年过完了。

宋药收获颇丰,为此小孩很是高兴。

宋奶奶觉得孙子有点傻。

高兴什么呀,人家家里都是好几个孩子,就他们家只有宋药一个。

宋药收的红包,她都要乘以几倍的还回去。

不过见已经称得上是大树村首富的孙子美滋滋把那点钱藏好的高兴样子,她还是咽下了剩下的话。

只叮嘱道“过年人多,要是想要去县里玩的话,记得跟紧你原江哥哥。”

宋药满口答应,转头果然就去了县里玩。

星河县今年也过了一个最热闹的年。

今年大家手里都有钱,出手也大方,就有不少人家支起了摊子,一路走过来,热闹的不得了。

关键也没什么小偷小摸的。

听县长说,现在小偷界都传开了,说他们星河县的公安同志下手特别狠,抓人十分快,还有追人神器摩托车。

公安们巡逻又勤快,人民群众们眼睛还贼尖。

之前已经有两个人贩子在星河县落网了,交流会的时候过来想凑个热闹的小偷们也全进去了。

搞得小偷界人心惶惶,提起星河县就脸黑。

与之相反的是狐灵县。

那边一直以来都很繁华,也衍生了不少小偷集团,两个县里挨得近,以前星河县穷的时候,没有小偷还说的过去。

毕竟穷嘛,也没有的偷。

今年星河县交流会开的成功,县长成绩拉了好几个大单,方厂长的厂子也几次扩张,养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家。

说是富得流油倒是不至于,但是温饱有剩余还是可以称得上的。

结果,依旧没小偷。

虽然星河县没说什么,但狐灵县那边的干部还是觉得这有点打脸的。

县长相当得意的表示

“那边还派人来学习我们的先进经验,诶呀,哪有什么先进经验呀,就是公安同志们厉害。”

宋药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县长得意的都快飘上天了。

不过他也是该得意。

县长从一开始就很注重这些问题,交流会还没开之前就几次开会,交流会当天更是亲自盯着。

现在得了个好结果,他不得意那他就不是胡八道了。

而且还有件事让他高兴

“你那个检测仪,国家已经确定了,的确可以用在刑事案件上面。”

宋药听别的还是一脸“我就随便听听”的样子,一听到这,瞬间精神

“真的呀那以后是不是就不会有刑事案件了”

还想再夸几句的县长“当然还是会有了。”

“就是以后要是出现了这种案子,可以通过你那个检测仪的什么什么功能来着,来找嫌疑人,确定谁是凶手。”

宋药是星河县人,作为星河县的县长,他做的一向不错,可以说是在宋药还没有被国家发现的时候,就大开绿灯。

为此,有些事县长也能提前得个消息。

比如这次的后续事件,他很神秘的告诉宋药了

“国家决定大排查呢,每个人都要录指纹了。”

宋药震惊的睁大眼。

他倒不是震惊录指纹,而是震惊这个时间。

因为做血缘检测仪,小孩在学习系统里可是没少找相关的资料来看。

中洲全民录指纹,历史上可是十年后的事。

国家居然提前了这么多吗

太厉害了吧

不是宋药自信,是他能看到的唯一变数就是自己了,他也神秘兮兮的问县长

“你说,这次录指纹,从某种方面来看,算不算是我促成的”

县长很肯定的点头“算。”

他犹如一个看到自家孩子成器,所以相当骄傲自豪的家长,很肯定的说

“你开了个好头,目前我知道的是这样的。”

他凑到宋药耳边,叭叭叭的把自己目前知道的东西给说了。

当事人宋药都惊的眼睛微微睁大。

“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就做了这么多吗”

宋药做的很多吗

那当然挺多,但是从他做出的各种东西里找出后续衍生,挖掘里面的新技术,不停实验,再应用。

这些都是在短短半年内完成的。

宋药自己都做不到这样。

县长倒是觉得这很正常

“国家是有科研团队的,吴老同志你还记得吧”

宋药点点头

“记得呀,我们还会互相写信呢。”

据说要不是写信的人是他,那些信件甚至送不出去。

只因为写信的人是宋药,吴老才能和他顺利通信。

县长就说了

“吴老现在做的这个项目,一共有三千多人。”

宋药惊的差点没掉了手里的糖葫芦“三千多”

县长点头“三千多。”

“你还记得他是什么时候来的星河县吧从那之后他就一直在做这个项目,三千多人,努力了大半年,过年也还没结束。”

宋药听的愣愣的。

对于一直以来目标都是“我要找十来个二十来个甚至三十来个人帮我”的小孩来说,三千多个人共同做一个项目,简直能震呆他下巴。

吓得小孩赶紧咬了一颗糖葫芦吃着压压惊。

县长拍拍他还稚嫩的小肩膀

“现在你知道了吧,中洲真的有很多人在努力的。”

宋药扭头,看底下的热闹

“那他们过年真的不回家吗”

县长点头“大部分是不回的,做科研工作就是这样的,辛苦又要保密,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

一直以来都是在做科研工作,但既不辛苦也一天三顿没拉下的小孩立刻表示

“可是我一点都不累呀,再忙我也会吃饭的”

他要是不吃饭,原江哥哥还追着喂呢。

县长笑了“所以说呀,你就这样挺好的,可不能像是吴老同志一样,你看他身边的警卫员是不是也催他吃药吃饭

可他忙起来,就是顾不上吃,一心一意冲着工作去了。”

宋药大为震撼。

他立刻决定,自己以后长大了,绝对不要变成这样。

忙又忙不完。

干嘛要为了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的工作去虐待自己的胃呢。

从县里回去之后,宋药立刻找出纸笔,奋笔疾书给吴老写了一封信。

然后交给原江哥哥让他寄出去。

他隐约能意识到,自己和吴老的互相来信好像是有专门一条通道的,证据就是,他们之间的信总是要比普通信快。

宋药的信的确很快速的送到了吴老手上。

他刚忙完,正在警卫员同志担忧的视线下吃药,拿到信直接就拆开看了。

然后被年仅八岁,啊不对,如今已经过了年,是九岁的宋药小朋友劝了一顿。

宋药把自己的“我是天才,所以我的身体超级重要”这个理论又拿出来说了一遍。

在看到“我们的时间还长着呢,干嘛要这么透支自己身体”这一段时,吴老苦笑了一声,将信放到了一边。

之前相当于被宋药远程救下手腕的警卫员同志看了看他的神情

“是宋药同学的信吧”

吴老点点头“是啊,劝我好好休息,还让我一日三餐都按时吃,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跟你们一个样。”

警卫员“您是该好好休息了,您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以前忙就忙了,现在这是大过年的”

吴老叹息一声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可我没时间了。”

之前去星河县的时候,医生就已经找不出法子了,现在过去了大半年,他的病情也在慢慢加重。

好消息是还没死,坏消息是总会死的。

能撑到现在,吴老就觉得已经谢天谢地了。

警卫员跟了他这么长时间,眼底都是痛楚

“您真的要歇歇了,如果好好治疗,也许还能有转机。”

吴老摇头“没有了,你知道的,就算是放眼全世界,也没有了。”

所以他才想在最后的时间,好好的完成手里的项目。

而且最近,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吴老慢慢站起来,扭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钟

“宋药同学,九岁了啊。”

“现在首都也肃清了,找个由头,让他们来首都吧,那个孩子,在小小的星河县已经放不下了。”

以前他还能写信远程教导,但是最近身体不行,他也有点担心自己突然离去。

对于这样一个不下于沈书的天才来说,耽误几年那都是国家的损失。

警卫员答应下来,还是劝道

“您真的不能这样了,今晚就好好睡一觉吧。”

吴老却还是坚持着继续工作。

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一觉下去直接睡死过去。

对于一个得了治疗不好疾病的人来说,能多工作一分钟都是赚的。

反正也治不好了,保养身子还有什么用。

吴老在这边怀揣着悲伤与决心工作,那边的宋药还在翻看手里的书。

赵晓东过了瞅了一眼,被上面的骨架图像吓得一愣。

“你怎么又在看这本书啊检测仪不是都运走了吗”

宋药看的津津有味“我觉得这个书好有意思哦。”

这还是叶哥哥给他们寄过来的。

宋药他们目前还没有分清楚大学生也不都是什么都会的,遇到问题就写信四处问。

其他人也许会直接回信“医疗方面我不懂啊,我又不是这个专业的”,但叶同学因为何老师也许能看到,硬是死撑着没露怯。

光是医大他就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搭上了那边的学霸,每天又是做笔记,又是去蹭课的,连上课的老师们都眼熟他了。

就连何老师都对着两个小孩赞叹

“叶兴华同志不愧是我们那一届成绩最好的,真是学到老,活到老啊。”

叶同学成功在何老师心目中的阶层往上窜了好多层。

一跃从学霸,跳到了学神。

现在何老师也不觉得他说话不中听了。

也许沉迷学习的人才就是这样的呢

看宋药,他沉迷学习起来,那不也是找个地方一坐,闭眼睛就能闭一个小时吗。

要是宋药知道了,肯定要抗议。

他那是在脑内学习系统里面学习,不坐着,难道要站着吗那多累啊。

总而言之,因为何老师从来没说过“上了大学是可以选专业的”,再加上叶同学如同万能的一般,无论小孩子们问什么问题都能游跑刃断有腿余。

宋药和赵晓东成功产生了一个美好的误会。

大学生,就是要什么都学,什么都会。

小孩还自觉特成熟的感慨

“怪不得大家都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原来要这么难才能考上大学呀。”

为了能够顺利考上大学,他们决定现在就开始准备。

只要是叶哥哥寄回来的书,他们都看

不光看,看不懂的,学不会的,还要写信给叶哥哥,让他这个成熟的大学生来帮他们解答。

有一次,叶兴华实在是找不到其他专业的学生问了,只能回信说自己暂时还不会。

然后就收获了两个小孩充满关怀的回信。

大致是这样的

“啊叶哥哥也不会吗没关系的,叶哥哥你不要觉得难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我们能理解的。”

“你要是累的话就好好休息,学习这个东西,要劳逸结合哦么么么。”

叶兴华“”

明明是来关怀的,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俩孩子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天啊,你竟然连这个都不会”的震惊感。

他不是这个专业的不会不是很正常吗

他是聪明但又不是长了八十个脑袋能学遍天下各种专业

当然,他不敢这么回。

万一何君文同学也觉得他应该会呢。

何同学那么优秀,那么好学,那么努力,她肯定也是欣赏什么都会的人,

叶兴华冥思苦想一夜,第二天就厚着脸皮坐公交去其他学校问人家那的老师了。

所以宋药和赵晓东还是顺利收到了答案。

他们还互相夸奖,认为一定是他们的鼓励,才让叶哥哥重振旗鼓,好好学会。

宋药为了向叶哥哥学习,再忙他也会抽空学习对方寄回来的书。

尤其是医大的书。

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他总觉得,医学和科学也是有相通的。

宋药小朋友乐颠颠的抱着书往赵晓东背上一躺,在他怒气冲冲的大叫中,美滋滋点了点书上的人体骨架

“决定啦我要好好研究医学不给叶哥哥丢脸”

几天后收到信的叶同学颤颤巍巍拆开,看到里面的各种深奥问题和小孩很明显起了兴趣的兴致勃勃闲聊,差点没眼前一黑。

舍友“兴华你怎么了诶你晃晃悠悠去哪”

叶兴华麻木脸“医大。”

见证了他这大半年拼命学习,几乎要变成各项全能的舍友佩服脸

“兴华,加油你可以的”

叶兴华苦着脸,也举起拳头“我,我可以的吧”

救命啊。

想要娶媳妇也太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