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二合一)……(1 / 2)

宁洲相关的事务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 至于项目成员这些,盛泉说不参与就是一点都不参与。

虽然他社交能力为负数,但宁洲的专业领域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她暂时将注意力移到了其他的学生项目上。

虽然一开始就是冲着宁洲来的, 但盛泉也确实有在认认真真的在这大把大把项目里挑选。

当然不是她自己选, 而是她邀请的专业人士分析挑选。

哪怕自己也在参与分析,但王老师每次看到一个他比较看好的项目时,还是忍不住感慨

“哪怕是在我们学校, 学生们在校时能得到的科研机会其实还是不够多。”

虽然是学校派来陪同大老板的,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王老师已经把盛泉看作半个晚辈, 自然也愿意说几句真心话。

“不光是实验室资源有限, 导师也不够用, 即使学生自己去做项目, 一个还没出校又没名气的学生, 项目经费首先就是个大问题。”

他看着手里的项目书叹气“像是这份项目书,一看就知道这学生做足了功课, 底子扎实,成功的几率绝对很高。”

“但是就算是这样, 除非她已经打出了名气,或者导师很有名, 不然基本不会有人愿意投。”

盛泉表示理解,这是肯定的。

哪怕人人都知道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但是论投资, 比起白板一个的学生, 大部分人肯定是选择已经有成果有经验的。

投学生,就代表着做好了将所有钱都亏损的打算,谁会这样干呢

就算是超级富豪们想做善事, 也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或者建学校,至少学校建起来了,那是明明白白放在那的,确保能用上的。

科研呢他们也许是很愿意直接捐款给c大的,但直接将钱花在学生项目上,那几乎不可能。

因为这钱是真的会打水漂。

大把大把的钱撒下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一场空,对于搞科研来说可太常见了。

如果投给学生,就相当于是本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几率一场空,直接蹿升到百分之九十。

别看几位老师总开玩笑说,一个亿的大投资,他们都心动想抢。

但实际上,但凡是明白学生做科研窘状的老师,都知道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幸运。

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公平竞争,只要是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

虽然也是竞争力度也很大,但至少,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机会。

盛泉接过王老师手里的项目书,放在了待终审那一摞

“情况不会一直都这样的,c大二十年前仪器还紧缺呢,现在不也是只要是已面世的c大都有吗”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您且看着吧,c大多天才,只是缺个机会,如果这些天才因为我的投资一飞冲天了,到时候来投学生的企业绝对多到您招待不过来。”

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企业跟学校合作当然还是为了盈利,如果盛泉投资在学生身上的钱能双倍三倍的返回来,看到有人吃到甜头了,自然多的是人效仿。

王老师可没盛泉那么乐观“话是这么说,但科研这种事,谁说得准呢。”

他们当老师的自己都有可能做个七八年项目也拿不出成果,如何又能对学生产生太多的信心,毕竟科研就是这样,不是努力了就能百分百拿出成效的。

作为老师,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有多多的亲自上手实践机会,越多越好。

但作为自己,他是很欣赏盛泉的,难免担心她血亏,一点本都回不了可怎么整。

这样一个支持科研,愿意花费金钱去培养学生的良心企业家,要是为了做这些好事而产生巨大损失,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我怎么会血亏呢”盛泉倒是基本没担心过这个“您是不是忘了,我的公司是干什么的了”

“大消息”

一个年轻女孩冲进宿舍,兴奋的告知舍友们

“你们知道盛泉为什么要在我们学校的学生项目里挑选几个投资吗”

听到盛泉的名字,本来还只是有点好奇的舍友们瞬间来了精神

“不是说她跟我们学校毕业的一个大佬认识,然后大佬推荐来的吗”

如果要给c大近日热词排个排行榜,盛泉的名字绝对位列榜首。

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关于盛泉的各种信息八卦就已经传遍了整个校园,她有多有钱,人脉有多广,背景有多深厚。

别以为c大学生们就不八卦了,无论智商或成绩如何,他们到底都只二十出头,其中还混杂了一些不到二十的,八卦起来一个比一个上头。

尤其,这可是大金主啊

这个年纪的学生,大部分都精力充沛,学习越努力的,越想干出一番事业出来。

但可惜,大学就相当于是一个预告中的小型社会,在拿着大喇叭告诉他们,都想错了,钻研项目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什么的,设想的是很美好,但没钱一切都不成立。

搞科研没钱,你怎么做项目怎么实践怎么学习

贫穷让这帮雄心壮志的学生们不得不止步于此。

他们只能苦哈哈的去各种找老师,努力表现,要不然就是去结交师兄师姐们,求他们带自己一起做项目,或者抓耳挠腮的写论文,求神拜佛的希望能够发表。

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笔巨款从天而降。

那手握这一笔巨款的大金主,能不被学生们视若神明吗。

“虽然但是,神明什么的,也太肉麻夸张了吧”

“夸张这算什么夸张,别说一个亿了,就是给我一万块,本信女都愿意早晚给大老板上香祷告,求她平平安安天天发财。”

旁边一妹子见他们跑题了,心里好奇,赶紧把话题扯回来

“所以那个大消息是什么是盛泉来我们学校投资的原因吗”

“哦对对对”年轻女孩兴奋的亮着眼“你们都知道吧,盛泉名下有个星芒娱乐,人生路和修者都是她投的,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星芒娱乐最近在筹备一个大制作。”

“据说题材是星际科幻,然后咱们院里一个师兄已经签了,附带项目里就有制作拍摄电影用的道具,说是道具,其实和真的也差不多了。

这依旧不是最大的重点最大的重点是因为大老板很看重那师兄的项目,再加上附加项目太多了,所以经费直接给他们五千万”

“五千万”

几乎所有人都震惊的睁大了眼。

“五千万,我做梦都不敢这么做这师兄做什么项目还要人吗还能申请加入吗现在”

年轻女孩很满意大家的反应,因为刚听说时已经震惊过一轮了,所以她现在就表现的相对淡定

“你们别光顾着五千万啊,要听重点啊大老板给用在剧组的附加项目加钱说明什么说明她很可能会倾向选那些出了成果能直接用在剧组的项目啊”

她的视线落在坐在书桌前,还沉浸在“五千万”思绪的长发女孩身上

“舒月,你的项目不是机器导盲犬吗你投了没我觉得这个就挺符合电影拍摄的,说不定能中。”

被称作舒月的女孩一愣,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太可能

“研究机器人方向的太多了,听说还有已经做出一点成果的师兄师姐也投了,我应该是希望不大了。”

舍友安慰她“也不一定,你不是拿着这个项目去问过了吗不都夸你这个项目有很大可做性吗”

古舒月被这么一说,也忍不住的冒出了些许希冀。

她就是王老师说的那种,没名气,没导师带,家境一般,也称不上是天才但又踏实学习的普通学生,如果不是这次盛泉广撒网,她可能会一直等考上研究生,找到一位导师后,才能敢肖想一下跟别人的项目。

如此积累一两年,如果运气好跟的项目有一两个成了,她才有一点可能成立自己的项目。

哪怕她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关注机器导盲犬方向,一点一滴也积攒了大量的知识经验,有信心现在着手的话,半年内就能稍稍得出些成果。

可没用啊,机器人技术是公认的烧钱,但也是大热门,人家要投也不会投给古舒月这种一个奖项还没拿的普通学生。

所以,能够碰上这次这个机会,哪怕古舒月嘴上说“中的可能性很低”,可心里却始终是暗暗期盼着的。

不光她期盼,舍友们也期盼啊。

古舒月还怕期待太高会落空不敢太高期待,舍友们却是恨不得一天在心里念八遍希望她能中。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古舒月觉得自己普通,她们却觉得她很厉害,毕竟才大三,她竟然都能立项了,而古舒月是愿意带着她们一起做项目的。

换句话说,她就是全宿舍的希望。

全宿舍的希望被大家安慰了一阵,正好手机铃声响起,她起身去阳台接电话

“喂,妈,吃过了,钱够花,怎么不够花,我们学校食堂便宜,学习也不累,你们在家里还好吧那就好,放心,我过得好着呢。”

又说了几句,问了问彼此的情况,那边才挂了电话,古舒月看着通讯录名单上写的妈妈二字,原本有些疲惫的面容又坚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