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2 / 2)

祥瑞小公主[清穿] 晏央 5252 字 4个月前

太后准备听听皇后的想法,若是皇后的想法与她一致,那么就可以开始行动起来了。

皇后正欲开口,却见芃芃在太后怀中仰着个小脑袋,不住地道“祈嫔祈嫔”

戴佳氏是以什么样的位份被令妃搞下去的,就该以什么样的位份归来,这才叫打脸呢芃芃握了握拳。且这也算是给令妃敲了一个警钟,告诉令妃,这宫中之事,不是她想怎样就能怎样。或许往日里,令妃的想法在这后宫之中很重要,但往后,就不再是这样了。令妃可以继续筹谋什么,但同时,她也要随时做好被打脸的准备。

皇后看了自家闺女一眼,道“看样子,芃芃觉得戴佳氏应该复位呢,既如此,儿媳就这样跟皇上提议吧。”

太后看着自家小孙女眼中小小的兴奋,心中纠结了纠结,最终还是不忍让自家小孙女失望“也好。”

如果是皇后跟太后这样提议的,太后恐怕早就找出一大堆理由准备说服皇后改变主意了,可既然这是小孙女的提议,小孙女对这项提议还这般坚持乾隆丢点儿面子就丢点儿面子吧,太后觉得,还是让自家小孙女开心更为重要。在戴佳氏之事上,乾隆的处置方式本就有失公允,这回丢了面子,正好可以让他在下回碰到类似的事情时多多思量一番,不要一拍脑门儿就把圣旨给发下去了,太后想。

自从芃芃上次救了十阿哥之后,太后对于自家小孙女的直觉就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遇事犹豫不决时,按照小孙女的选择来就对了。

有些事情,正逻辑和反逻辑都说得通,且各有各的道理,具体怎么选择,端看做决定之人是怎么想的。

即将复位为祈嫔的戴佳氏亲眼见证了太后和皇后对芃芃的重视程度,对她来说天大的事,可在芃芃嘴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只要是芃芃想要的,太后都会满足她的要求,哪怕那与太后

原本的想法并不相符。

芃芃才这么点大,就已经能够影响上位者的决断了看样子,往后她要想法子与这位被称为祥瑞化身的小公主打好关系才是。若是有小公主庇佑着她,想必令妃也不能对她做什么了吧

彼时的芃芃,只是在为即将打脸令妃而开心,她还不知道,自己在无意识间,又收获了一个“迷妹”。

和太后想的一样,乾隆在一开始得知皇后想要让戴佳氏重归嫔位时,是极不赞同的。他甚至在怀疑,皇后是不是故意跟他过不去,想要下他的面子让他认错。

可后来,待乾隆听说,这是自家小闺女的想法时,顿时便陷入了犹豫之中。

太后见状,劝道“皇帝,哀家知道你心中难以抉择,若是这提议是别的人提出来的,哀家也不会干涉你的想法,只是芃芃不一样。芃芃她做事儿,有着上天的指引,不可轻忽了去。你莫非忘了,前几日芃芃引着周围的人到了池边,救了十阿哥一命之事”

虽说芃芃出生之时就有天降异象,令太后和乾隆觉得芃芃来历不凡。可命数之说,终究眼不见摸不着,让人觉得有些虚无。若不是有芃芃帮助身边近亲之人趋吉避凶的实际例子在,只怕太后和乾隆也不至于这般重视芃芃的话。

但谁让,这件事就是发生了呢

这件事的发生,除了让太后和乾隆越发笃定了芃芃命格旺皇室、旺亲人之外,也让他们对芃芃的看法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一如既往的宠爱芃芃,甚至是比往日更加宠爱。与此同时,他们对芃芃越发百求百应,不敢随意驳斥芃芃的话,唯恐这“有违天意”。是的,现在芃芃有时候说一些话,做一些选择,太后和乾隆都觉得是上苍借芃芃之口在对他们做一些警示。

若是芃芃知道这一点,定会感慨,太后和乾隆的脑部能力也未免太强了一些。她只不过是借了个祥瑞的名头而已,他们却能够把她的想法、她的选择与上苍的意志联系在一起,这不是脑补帝是什么

不过总体来说,这种联想,

对于芃芃来说利大于弊。

乾隆在听了太后的话之后,迅速地下定了决心。

不就是丢个面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与可能“违逆天意”招来灾祸相比,压根儿算不得什么

“朕知道了,朕这就下旨,让戴佳氏恢复嫔位。”乾隆想到太后说芃芃反复跟她强调祈嫔二字,又补充了句“并重新将祈字封给她。”

意料之中的回答。将芃芃搬出来后,乾隆果然不再犹豫。

太后又问“那么宫殿的问题呢”

乾隆想了想“咸福宫如今已经有了主位,且戴佳氏原本住的地方也有那位新的咸福宫主位进去住了,不如让戴佳氏搬到钟粹宫去吧。”

太后点了点头“也好,钟粹宫的位置要比咸福宫好一些。皇帝你将祈嫔安置在钟粹宫,也是对她的一种安抚。接下来,她想必也可以安心养胎了。”虽还未正式下旨,但乾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太后自然也改变了对戴佳氏的称呼。

乾隆忽然迟疑了一下“令妃若是知道戴佳氏出来了,只怕心中又要不安了。她腹中的皇嗣”当时恼令妃的时候是真的恼,可一段时间不见,乾隆发现,自己对这位爱妃,似乎又有些想念了。哪怕是再恼令妃的时候,他也盼着她好好的。

太后一听到乾隆提起令妃,便抿着唇做出一脸不高兴的模样来,她正想为这个说乾隆呢,还没来得及开口,乾隆倒好,自个儿来捅马蜂窝。既如此,乾隆也别怪她老人家说话直白,不给他这个做皇帝的面子。

“令妃肚子里的皇嗣是皇嗣,祈嫔肚子里的那个难道就不是了不成皇帝你只顾着令妃怀胎时心情不能差,怎么不考虑考虑祈嫔的感受不是哀家瞧不上令妃,而是她太能作”太后冷笑着将令妃怀孕以来发生的事罗列给乾隆“皇帝,你自己想想,因着令妃这一胎,前前后后闹出了多少事端来。先是祈嫔因令妃而被打入冷宫,而后令妃意图挑拨和敬去向皇后问责,她因此事挨了哀家训斥便立刻宣了太医,搞得好似哀家把她气

得动了胎气似的。再有翊坤宫中那块含了麝香的沉香是令妃送去的”

“皇帝啊,令妃这一胎究竟是有多金贵,她这一怀上,周围人各个都想着害她她为何能一而再再而三生事,不就是因为你看重她腹中这一胎”太后见乾隆在自己的一番劝说之下,有了动容之色,总算是有了点儿欣慰之感,她这儿子,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前些日子还在责怪着令妃,这些日子就把令妃做的那些个好事给淡忘了,好在,他还能够听得进她的话“哀家希望,你能理智地看待与令妃有关的事情。”

乾隆摸了摸鼻子,灰溜溜地道“皇额娘教训的是,儿子总是顾念令妃不易,对她格外宽容,对她周围的人则颇为苛刻,现在想来,这也不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其余人该有怨言了。”

“你明白就好。”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太后也不忍对乾隆责备太过,凡事点到为止即可“你近日若是得了空,便去看看祈嫔那孩子吧。今儿个哀家和皇后见到这孩子了,肚子那样大,人却是颇为消瘦憔悴,想来她在冷宫之中吃了不少苦头。”

乾隆闻言,蹙起了眉“可她害得令妃险些跌到,到底是不争的事实,这可是她身边儿的宫女亲口说的朕”

说实话,乾隆不是很想去看祈嫔。祈嫔有了皇嗣,乾隆固然高兴,但他对祈嫔的成见,还没有消除。若不是芃芃发了话,他甚至不打算恢复让祈嫔恢复嫔位。

“那你可还记得,后来,你口中检举揭发祈嫔的这名宫女,与令妃的心腹在隐秘处碰头一事有些事,咱们没有究根问底地去查,不代表就是咱们看不明白这些事。有些所谓的真相,亦是经不起推敲的。说到底,令妃说祈嫔故意以断了线的珍珠谋害她,也只是令妃的一面之词,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令妃想要用这种方式解决掉一个她素来看不顺眼之人。皇帝,你听听,哀家说的可有道理”

乾隆闻言,点了点头。他向来自负,喜欢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别人的话,他兴许听不进

去,但自家额娘的话,他还是能够听进去的。

片刻后,乾隆皱起了眉“看样子,当初将祈嫔废黜封号打入冷宫之事,的确是朕做得草率了。”

“何止草率。你啊,当时只怕是听了令妃的哭诉,后来又见祈嫔身边儿的宫女出面揭发她,便直接为此事盖棺定论了吧皇帝,你只是不在乎祈嫔罢了。”太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乾隆的真实想法,乾隆闻言,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又听太后道“只是,你要明白,祈嫔毕竟是你未来孩子的额娘,你可以不在乎祈嫔,但你也能够不在乎孩子吗祈嫔此番,受了极大的委屈,你可要好生安抚安抚她。”

“儿子明白了。”这一回,乾隆没有再提出任何异议。

很快,恢复了位份的祈嫔就高调入驻钟粹宫,太后指派了宫中最为擅长妇科的太医,来为她调理身子,皇后对祈嫔也颇为照顾,非但免了祈嫔的请安,平日里还总是赐这赐那,一有好东西就往祈嫔处送,惹得舒妃都假意跟皇后吃起了醋,说皇后只疼祈嫔,不疼她们了。

这些日子,舒妃与皇后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已经能够随意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了。

皇后闻言却道,她这么疼祈嫔,也是因为祈嫔在怀着龙嗣的时候遭了大罪,合该好生补偿补偿她。

舒妃道“也是,若是臣妾在怀着身孕的时候遇到那等横行霸道之人,心里头指不定有多委屈呢。难得祈嫔受了这么大的罪,还这样懂事,不吵不闹也不来跟皇后娘娘告状,娘娘的确该多疼疼她。”

这宫里头,谁不是嗅觉灵敏之人呢舒妃这话语中的指向性,实在是太强了。就差直接指名道姓地说令妃横行霸道,欺辱别的有孕妃嫔。

舒妃从前与令妃关系虽算不上有多好,但也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然而如今她却在这样的场合公开指责令妃,可见她是真正站在了皇后的立场上,急皇后之所急,想皇后之所想。

如今的皇后,上有太后的喜爱,下有一双儿女作为倚靠,身边儿又有舒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