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渺渺还记得杏未红,便问她们:「建木园的杏儿姑娘在不在?」
侍女眨巴着大眼睛:「建木园没有杏儿姑娘,只有一个桃红,你是找她吗?」
她以爲是侍女们初来乍到,不知有那么个孤僻的人,就道了声「算了」,回头等松之秋请他们去建木园,例行寒暄时才问了句:「杏儿姑娘可好?」
松之秋楞了下,半晌方问:「阿红?」
「是。」殷渺渺见他神色有异,不禁微微讶然,难不成时隔多年,又有一个杏儿不成?
结果松之秋淡淡道:「阿红死了。」
她怔忪,突而心酸:「寿元尽了?」
松之秋摇了摇头,将当日粱洲遇到的袭击一事说给他们知道。慕天光一听是在北洲的地界出的事,不由皱眉:「魔修?」
「妖修。」松之秋道,「他似乎希望我认爲他是来找我寻仇的,但是我很确定不认识他,他杀我有其他的目的。」
殷渺渺苦思片刻,毫无头绪:「你后来还见过他吗?」
「没有,这些年一直很太平。」松之秋斟了茶给他们,「阿红就是那个时候死的,好多年了。」
殷渺渺的余光瞥见他的容色,说不上悲痛难过,但蕴着淡淡的怅惘——那个愚笨却刻苦的少女陪伴了他近百年,是一块石头也该捂热了,何况是人心。他自然是记得她的,但是身边的人都遗忘了,新人换旧人,没有谁会再提起杏未红。
她被遗忘在了往日的岁月里,或许有一天,也会在他的记忆中逝去。
一段不怎么长的沉默之后,殷渺渺体贴地中止了关於杏未红的话题,转而说起此次拜访的目的来:「这次不请自来,是想和少庄主聊一聊异界的事。」
这是他们之间的老话题了,松之秋跟着切入了正题:「你的信我收到了,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他们如果说想要『救世』幷不是无稽之谈,因爲『末世之说』古已有之。」
每次来拜访松之秋都能有意外的收获,不独是殷渺渺,慕天光也全神贯注地听了起来。
松之秋道:「传说中,世界会有三次灭世,第一次灭神,第二次灭仙,第三次灭人,最后一次也就是真正的『末世』,自此之后,天地回归虚无,不复存在。」
人对世界起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十四洲自然也有流传至今的创始神话:世界最初是一团鶏蛋大小的混沌之气,含有阴阳两极,混沌在二者之间一刻不停地转化,産生了巨大的能量,使其不断地膨胀变大。
如此过了十亿年,大到极点的混沌再也吃不消,砰一声爆炸了。混沌中的清气上浮,形成了天,浊气下沉,累积成了地,最后剩下一些尴尬的杂质,上不去下不来,委委屈屈地夹在中间,变成了云海。
这个时候,混沌之气尚未消散,充盈在天地之间,於是,神承先天之气,应运而生。他们生来就掌有神力,翻云覆雨、排山倒海不在话下,是无往而不利的神族。
可是兄弟姐妹们多了,就容易引发矛盾,大家都是以天爲父,以地爲母,谁也不服谁,爲了争夺至高无上的神位,爆发了一场持久的众神之战。
神不老不死,但可以被其他的神杀死。他们死后,代表着力量的神格脱离身躯而去,独立於世间。於是,就有了太阳、月亮、风、水、火、山、河流、草木……「神」的力量回归天地之间。
战争的最后,最初诞生的神死了个一干二净,诸神寂灭,「太古时代」结束了。
而被繁衍下来的神的后裔失去了不老不死的天赋,随着一代代血缘的传递,他们的神力也被逐渐减弱。与之相反的是飞禽、走兽、鳞甲一类的妖族,它们崛起了。
然后又打了起来。
和众神之战不一样,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打打停停,经历了非常漫长的一段时日,人们到现在也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唯一知晓的便是神族消失,神兽绝迹。
以及,原本是个整体的大陆在战争中支离破碎,变成了十四块分离的陆地。
这就是「上古时代」。
殷渺渺对比过十四洲与前世的神话体系,发现细节上有许多不同,但在某些地方却一模一样,留下太阳和月亮的神也叫羲和与望舒,风神、水神、火神同样以「飞廉」「共工」「祝融」爲名,仿佛是同一个厂出场制造的。
不同的是,在前世,洪荒世界结束以后,神话中又出现了天庭体系,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玉皇大帝、王母、二郎神、哪咤、七仙女等神仙。
而在十四洲,凡间百姓对神仙的想像就是修士,追求长生,相信人能修道成仙,对於各方神仙幷未有明确的分工,生産力接近於宋代,思想体系保留在了秦汉。
扯远了。
神族虽然消失,但十四洲的人认爲,神力幷未就此消亡,而是随着一代代的繁衍,隐藏在了某些人的血脉之中。因爲神力诞生於天地,自然而然就能与灵气呼应,所以后裔与凡人最大的不同,便是生有「窍」,可以通过吸收灵气排除杂质,重新得到属神不老不死的能力——许多修士蔑视凡人,便是受了这种说法的影响,认爲修士乃是神的后裔,天生比普通的凡人高贵。
爲了与先天之神区分,这些通过后天修炼脱离凡胎的人,就名曰「仙」。
神仙,神仙,先有神而后有仙。
灭神之说已经成了现实,但灭仙……慕天光蹙眉:「仙人超脱世外,何以灭之?」
松之秋平静地回答:「当世间再无人修仙的时候,『仙』自然就消失了。」
殷渺渺心里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