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追杀

夜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这句话是个陈述句,更是一个肯定句。

所以说,在官道上,最恶俗而又常见的事情,莫过於遇到劫匪。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的清晰。

冷箭的声音在哒哒的马蹄声的掩盖下,悄无声息的射了出来。

骑着高头大马的少年锦衣华服,勒着抹额尾梢在脑后肆意的荡着,后面远远的跟着一群看上去服饰甚是光鲜的侍卫们。

淬了剧毒的箭头闪着寒光,在月色的映照下,狰狞又可恐,夹杂着一阵厉风,直冲少年胸口而来。

少年耳朵动了动,一个仰身,身体紧紧贴在马背,堪堪躲过冷箭。

少年躲了冷箭,勒了马缰,身后的侍卫团们连忙赶上,将他围在中间。

箭雨骤发。

侍卫们立即立起随身所带的盾牌,将少年护的密不透风。

几轮箭羽过后,隐藏在阴影里、蹲在树杈上,隐藏的极好的穿着黑色夜行衣,仅露着两只眼睛的刺客们终於隆重登场。

手中弃了箭弩,执着宝剑,扛着大刀,一个个耀武扬威,凶神恶煞。

彷佛以少年为首的这群人,不过是误入狼群待宰的羔羊。

少年嘴角抽了抽,一路上都有刺客追随,这运气,也太好了点。

少年身边的侍卫首领,显然是个识时务的,见敌我情况悬殊,与少年对视一眼,清清嗓子,开始破财求安了:「各位壮士,是求财还是图命?若是图财,我家小主人有...」

话还没说完,一枚冷箭呼啸而来,首领眼疾手快,抬起剑鞘档掉,面色一凛,双目微眯,,低声与少年道:「看这情景,不像是图财的。」

少年点点头。

这种对话,他们已经不厌其烦的说了一路。

一路上,劫道的人如同割不尽的韭菜一般,一茬又一茬,接踵而来。

有肩扛大刀,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端的是一副威风凛凛的山大王形象。

说的话也颇为符合他占山为王目不识丁的身份: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少年虽觉得好笑,但一路上见的多了,也就知道,这些占山为王以打劫财物为生的,不过是附近村庄的村民。

被官府欺压的走投无路,这才壮着胆子,做这刀口饮血的生意。

遇到这种不伤人性命,主要图财的流民,少年不过让侍卫们教训他们一顿,随后再施些钱财,也就罢了。

当然,也有二话不说,上来就是刀光剑影,搅合的一阵腥风血雨的货真价实的劫匪。

遇到这种人,少年也就不讲什么仁义道德了,胳膊一挥,身后的侍卫们滚瓜切菜般迅速结束战场,再度踏上征程。

一路上虽劫匪众多,几多坎坷,但也算有惊无险,走了大半行程。

然而这一波前来劫道的,显然与之前小打小闹的劫匪大不相同。

刺客们来势汹汹,先是几波箭雨,随后才现身,这种战术,明显比前一路只知道用蛮力的劫匪高明的多。

借月色,再瞅瞅前面的官道,像是还有绊马索?

显然是有备而来。

少年的嘴角成功的抽了抽。

心想若这样斗下去,侍卫们多半讨不了好。

侍卫们虽然训练有素,都是百里挑一选出来留在他身边的,但也架不住对面人多。

刺客们已经出手,与侍卫们战成一团。

他虽有人护在身边,但也免不来窜过来几柄大刀、三尺青锋。

只好也抽出腰里的长剑,好歹护着自己不受伤。

少年的剑身满是鲜血,分不清是对面刺客的,还是自己这边侍卫的。

又一个回合,少年与首领脊背相抵,一双眸子深沉:「分开走,老地方回合。」

首领点点头,一把扯过少年身上的锦衣披风,又将自己身上的侍卫外袍胡乱套在少年身上,手持长剑,且战且走。

少年提剑杀开一条血路,找来一匹在这个腥风血雨的混战场上仍悠闲啃着路边野草的骏马,扯过马缰,翻身上马,狠狠的在马臀上一拍。

战马吃痛,高声嘶鸣,踏翻几个前来围堵的刺客,一路向南绝尘而去。

少年一路飞驰,路上偶有赶来的刺客被他三五下杀死,但他深知这样也不是办法。